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自由思考」或是「治理工具」?-公民教師觀點下的課綱問題

(作者:坊橋城腳下)



 教科書課綱對正在形塑個人價值觀與思想的學生而言,可謂影響重大。加上在台灣長年考試領導教學的情形下,作為學生大量閱讀與背誦的對象,課程內容應如何設計,常常是備受注目的議題,因此課綱調整也就成為近年來爭論不休的議題之一。



  
 十月底發生了兩件事,其一是臺左維新等團體在自由廣場舉辦了轉型正義晚會,再次顯現了台灣轉型正義未竟全功的處境。其二是在馬場町進行的白色恐怖受難者「秋祭」一旁,竟出現充滿違和感的麥當勞路跑活動,更顯現出台灣社會對民主發展與歷史傷痕的處理,處於一種照本宣科得滿分,但實際作為卻荒謬可笑的狀態。若公民教育是成功的,則上述的困難或場景應不會出現,故觸發筆者撰寫本文,希望從公民教育的實際經驗中,點出台灣公民教育在理想與現實上的差距,並將焦點放在課綱的部分,說明課綱調整的影響。


公民教育的雙面向與其教育的理想目標

 從一字不可偏差的「部編本」,到開放但又存在管制的「一綱多本」,公民課本始終存在兩種面向。第一種是國家藉由公民課本,灌輸某種價值觀並形塑其希望的國民形象,這是國家治理的面相。第二種則是在自由民主社會中的公民教育,符合社會現況-即自由、民主與法治,使授課教師能和學生進行各種課堂活動及評量成果時,藉由討論與反思的過程,讓上開價值更深化、進步。但二種面向之間並不是互斥的關係,相反地若能夠藉由足夠的討論、具彈性的課綱、妥適的教師與課程安排,便可促使學生思考公民的形象、國家治理的意義與自由民主的真正意涵,更能達成公民教育的目的。



 承上所述,筆者認為台灣公民教育的內容必須和整個社會及人民這些集體概念對話,而非從上而下的政令宣導,或暗度陳倉的微調大考範圍,此種欠缺和社會對話的強制作為,僅能凸顯出公民教育作為治理工具的面向,並成為鞏固統治集團想加諸於人民特定意識型態的道具,最終產生的是漠視自身權利且弱弱相殘、漠視台灣歷史傷痕與民主價值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不僅無法讓自由民主的價值生根,個人也難以在自由且公平競爭的社會中追求自我的實現。

觀察台灣的公民教育教科書—在統獨思辨層次上的開展

 確實,「成為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在台灣可以說是有共識的概念,但在台灣特殊的政治處境下,「台灣是否是一個國家」及統獨議題則存在極大的爭議與對立。如果我們認為這些議題是可以討論且必須被討論的話,那在台灣的公民教育中就一定要點出這些議題,並且在授予學生相關基本知識的前提下,給予充分討論思辯的機會。



 教科書是課程最基本的教材,因此上開目的是否達成,當然可以從教科書著眼觀察。可惜的是在2006年之前,台灣的高中教科書完全沒有這些內容的編寫。直至高中95課綱於2006年實施後,當時民進黨執政下的教育部才首次將已存在台灣幾十年的問題與爭議,同時寫入高中公民與社會教科書中,並安排於「國家的形成與目的」「台海兩岸關係的演變」課綱內。前者強調台灣社會對國家將來走向的民眾看法,並說明從1990年政治改革朝向自由民主後,整個社會對國家認同的顯著變化;後者則描述兩岸政府對主權爭議的表述和處理方式。

 也就是說,台灣自1990年開始修憲工程與民主化工作,但教育內容卻遲至16年後的2006年才在高中教科書中,描繪出獨立和統一議題的思辯空間。除了教科書內容延宕多年才納入此議題,議題納入教科書之後的實際教學如何進行,也是必須關心的重點。

作為一位「中華民國」教師-統獨思辨在課堂活動的兩難

  教學現場必需在課程進度、學生理解和符合教學目標等幾方面一起進行。當課程進行到前述國家未來走向的問題時,教科書並未完整清楚寫明「我國」目前是哪一個國(此部分是未來課綱可編增之處)?縱使名為中華民國,這個中華民國和1912年至1949年的中華民國有何不同?或是和1928年前後的中華民國意義是否相符?更甚者是1990年所展開的七次修憲,到底對中華民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以上疑問並未詳細說明,也未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辯空間與對歷史的認識。

 在教科書不提起的狀態下,課堂討論數次所得到的結果是即便學生更清楚我們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卻不曉得這個國家的名稱到底是:台灣、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或是台灣中華民國。也無法清楚分析上面各種名稱有何差異,不同國號主張背後的意義有何不同。



 不過,能夠開啟討論本身就是一個契機,若想更進一步地讓學生在具備清楚觀念與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討論,筆者認為應將上述爭論與相關知識寫入教科書中。如此一來,當學生於課堂提問時,身為「中華民國」的公民老師(至少截至目前為止還是),對於何以支持台灣獨立的討論,才能夠有更清晰的思辯場域。可惜的是,2014年現行國民黨執政下的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微調後,關於國家走向與統獨思辨的內容,將只置於「兩岸關係變化的內國架構」裡進行討論,此部分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微調後的「國家的形成與目的」中,已不討論台灣社會中,對於國家認同的動態變化。相反地,僅從一串根本並非憲法本文的一段文字上著手,認定中華民國的未來,必然地與對岸走向統一,直接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視為一國之內的兩岸關係。此外,對於從1949年以來,中華民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為何、中華民國本身意涵的變化與討論,也都捨棄而未賦予討論的空間。

 例如: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來到台灣後(無論是「轉進」或「流亡」),從「代表全中國」的立場,發展到聯合國決議案中明文將蔣介石政權逐出聯合國(否定其中國代表權),直至全面修憲與國會全面改選,甚至是1996年的總統直選,這一連串的變化對於國家認同、統獨議題具有極大的影響,對於使學生思考台灣與中國間的關係、中華民國四個字的意涵、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乃至於最重要的「心中的國家形象是什麼」都具有極高的價值與意義,但遺憾的是新課綱卻抹消了這些討論的機會。

結論與展望

   幾年前(20062014)的課綱一度開啟了讓年輕學子思辨統獨議題、國家認同的可能,縱然這個思辨的場域像是個營養不良的孩子,但終究是嗷嗷待哺,可以展望他的成長茁壯。但如今,這個思辨之窗卻巧妙地被悄悄關上。


   筆者建議,不論各位公民與社會教師的政治立場為何(台獨、中華民國獨、兩岸統一),請記得特別在「國家的形成與目的」中設法開啟上開的討論,縱然2014年的微調課綱將統獨議題限縮在兩岸問題(國內問題)的框架之中,但作為高中教師,可以做的是藉由課堂活動裡,開啟一場討論,讓學生一起了解台灣的民主化的過去,了解現存於台灣的國家認同爭議與統獨爭議,並思辨未來的種種可能。在這種多方思辨與形成自己價值觀(而非單一概念的灌輸)的前提下,台灣未來的國家走向以及轉型正義等等工作,才可以有堅實的基礎進行下去,我們才方得避免過往的悲劇重演、今日的鬧劇再現,能夠克服現今民主遭遇的困難與挫折,在溝通與思辯中建構一個多元價值、和解共生的國家與社會。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訪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