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尼古丁萬歲、星巴克奶泡王)
南海仲裁結果出爐,台灣駐軍的太平島突然被降格變成了「礁」,馬英九手持一瓶「太平水」、狠批台大某教授「投書台北時報,說太平島既沒有水,也沒有可耕地,一切都仰賴進口,沒一句是真的」,並暗指菲國律師就是靠這篇投書贏了仲裁、降格太平島。姑且不論他手中那瓶水是來自王育敏辦公室的道具,這位台大教授的文章真有如此關鍵?還是真正讓太平島落難的元兇另有其人呢?
分享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馬英九的最後四個月,還是能讓我們的未來毀滅
(作者:尼古丁萬歲、錫口白紙扇)
「我本來不想用這招的。」常看漫畫的朋友一定知道,一旦魔王說這句話,就表示某個主角的夥伴要吃土或是領便當了。這句話代表著魔王打算不顧一切,徹底的解決對手、完成自己的目標,使用自己的大絕招。而你知道嗎,臺灣的大魔王馬英九也將要使出必殺技了。
分享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一個晚上變風向:馬習會的政治突襲
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逆風勁草:理念與實踐的交叉路口
(作者:尼古丁萬歲、溪州白蘭地)
今年底的九合一大選僅剩下最後一周的衝刺,在年初太陽花運動的推波助瀾下,台灣的年輕人對政治展現出更高的熱情,最顯著的一點就是許多年輕人投入了年底的地方選舉。例如士林北投參選台北市議員的王奕凱,以及台聯或民進黨推出的青年里長選舉計畫等。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全面真軍也曾針對台灣的地方政治進行撰文,並針對民進黨所推出的「民主小草」與台聯的「鬥陣選里長」計畫進行討論。有兩位長期給予我們指導,並帶領我們進步的前輩也參與了這個計畫,並且投入極為艱困的選區,實現自身的理念。經過這段日子的觀察,我們想在選前的最後時刻,對這兩位前輩進行側寫,分享對它們參政過程的觀察。也藉此分享受小草計畫的啟發,與對促進未來青年參政的幫助。
分享
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
丞相起風了:電視辯論的反思
(作者:尼古丁萬歲)
11/7日的電視辯論會應該是自1994年市長選舉後收視率最高的一次,而雙方候選人的表現也展現出了他們對於電視辯論效果的重視與政見傳達的關注。本文在此想分作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談論電視辯論的政治效果與本次辯論應改進之處,第二部分則探討此次結果對於雙方所造成的影響。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民進黨後318的青年回應機制總體檢:無感與反感
(作者:尼古丁萬歲)
前言
318的凌晨,一群青年闖進了「莊嚴神聖」的國會殿堂,他們敲碎的不僅僅是立法院的窗戶、門牌,而是國會政黨與年輕世代之間的信任與連結,在這之後,「青年」與政黨之間似乎已經完全決裂,與政黨的合作成為了一種「背叛」,一種對於理想純淨性的背棄。一艘兼具純淨與理想的「無舵之舟」隱約成形,威脅的不只是麻木不仁的執政黨,受害更深的是在風暴之中表現差強人意的在野黨。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野火今何在,江海養水產
(作者:尼古丁萬歲)
在今日金鼎獎的頒獎典禮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標語,這是「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捍台青)」與幾位文創工作者為了這次史明口述史訪談小組領獎,而特別計畫的一次「突襲」,「全面真軍」也非常榮幸受邀共同參與對「水產業者」的怒吼。當年以野火集針貶時政(自稱)、挑戰威權(自稱)並加入法蘭克福學派(自稱)的龍部長,對照其今日為官的言行,令人不禁想問「風骨何在」?
分享
在今日金鼎獎的頒獎典禮上,我們看到了這樣的標語,這是「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捍台青)」與幾位文創工作者為了這次史明口述史訪談小組領獎,而特別計畫的一次「突襲」,「全面真軍」也非常榮幸受邀共同參與對「水產業者」的怒吼。當年以野火集針貶時政(自稱)、挑戰威權(自稱)並加入法蘭克福學派(自稱)的龍部長,對照其今日為官的言行,令人不禁想問「風骨何在」?
分享
2014年7月16日 星期三
幼苗扎根、地方向陽?針對在野黨「青年參選村里長」之探析
2014年7月4日 星期五
外交休兵到不受歡迎?渥太華的黑名單
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時事短評】習宋會沒告訴你的事
(作者:尼古丁萬歲)
宋楚瑜訪陸/宋習會幕後 宋也意外…(聯合晚報)
宋習會 習提台獨四不 宋回四個體諒(自由時報)
在五月七日的北京,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見上一面,這場會面中習大談「四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策不改變、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贏不放棄、促進兩岸同胞團結不動搖、遏制臺獨分裂圖謀堅定意志不動搖;宋則提「四個體諒」:多傾聽台灣基層的聲音,多體察台灣中小企業的期待,多體察台灣的自主性公民意識,多體諒台灣同胞的本土意識。有人認為這是中共對於馬政府處理學運失當的警示,也有人認為這是宋主席去向中共為臺灣社會緩頰。我們只能說:中共所做的,往往不是他讓你看到的。
分享
宋楚瑜訪陸/宋習會幕後 宋也意外…(聯合晚報)
宋習會 習提台獨四不 宋回四個體諒(自由時報)
在五月七日的北京,親民黨黨主席宋楚瑜與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見上一面,這場會面中習大談「四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策不改變、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贏不放棄、促進兩岸同胞團結不動搖、遏制臺獨分裂圖謀堅定意志不動搖;宋則提「四個體諒」:多傾聽台灣基層的聲音,多體察台灣中小企業的期待,多體察台灣的自主性公民意識,多體諒台灣同胞的本土意識。有人認為這是中共對於馬政府處理學運失當的警示,也有人認為這是宋主席去向中共為臺灣社會緩頰。我們只能說:中共所做的,往往不是他讓你看到的。
分享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民氣可用」與「民氣不用」:淺談雙階賽局理論與服貿協議
(作者:尼古丁萬歲)
在兩岸服貿的談判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有許多值得省思的問題,其中最明顯的問題恐怕是政府完全拒絕大眾諮商,在國際協議的談判中,尤其是這種經貿性質的協議,特別需要政府主動與國內進行協調與溝通才能順利完成。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