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新時代青年地方參政之想像-突破陞官圖文化的契機

(作者:錫口白紙扇)

本文已先於103/7/21日獲想想論壇接受刊登,網址為: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articles/view/2266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種叫做「陞官圖」的中國傳統選格博戲?在這個遊戲中,玩家從「白丁」開始,處各種不同的出身開始遊戲,玩家依序擲骰比色,以定進退黜陟,並透過遊戲中的各種獎懲步步高升,至封侯拜相為止方分出勝負。這個遊戲深刻地傳達了華人根深蒂固「白首為功名」的政治想像。直至今日,若學子選擇就讀政治相關科系或社會新鮮人選擇從事政治工作(助理、黨工),都經常會被問到「甚麼時候出來選舉?」、「想當議員還是立委?」等等的問題,彷彿只要沒有步步高升,即為不思進取,撿角荏懶。



  政治的資源獲取不易,年輕人衡量身家底細自知難以與人相比,對政治始終是有心無力。而基層選舉又不如想像中的光鮮亮麗,相關職務難免瑣碎繁雜,想要更上一層樓卻又千難萬難,對於青年們來說實在吸引力有限,青年囿於內在的陞官圖想像,而對於基層工作意興闌珊。


  從法定職權來說,村里長、基層民意代表確實是沒有太多的發揮空間。但我們必須承認,在臺灣這個國家「法定職權」向來都是僅供參考,政治職位除了法定職權外幾乎都會伴生相對應的實質影響力。村里長亦然,其為了轄區內大小事務,扮演著上通議員、政府,下啟居民的角色。在許多公共建設、巷道規劃的履勘、會勘中亦掌握著一定的影響力;對於居民之間各式各樣的糾紛、訴求,亦有相當之發言權。因在其位,故對於社區的發展必然會有所影響。這樣的影響絕對不會直接作用於意識形態、政治理念上,而是作用於生活瑣事、居民感受及基礎建設上。



  因為村里長的工作是如此細瑣、眉角多而隱晦,又必須高度掌握轄區內「重要選民」(俗稱樁腳)的需求及動向,故對於箇中訣竅瞭若指掌者,除了在選舉上多半無往不利之外,在當選後更能將里長那少的可憐的法定權限發揮的淋漓盡致,甚至與地方政治、經濟、宗教等勢力異業結合,發揮出難以想像之綜效。但這些訣竅因其性質多半無法化諸為文字,亦難以在不同的地方完全複製經驗,而逐漸變成各地方知情人士不外傳之「武功祕笈」,若非利益相關之人士實難窺其奧妙。這樣的狀況使得地方政治的參與門檻無形的升高,一個初出茅廬沒有背景、沒有長輩提攜也未長期耕耘的青年要突破現有的「秩序」,實有相當的困難度。


  行文至此,我們可以知道村里長雖然對地方發展有一定的實際作用力,但卻沒辦法直接的對政治上的意識形態有影響。我們也可以知道一個胸懷大志的年青人如果不懂地方的運作,也很有可能在選舉中一無所獲,「青年參與地方」似乎已經被澆了一大桶冷水。確實兩黨所提出的青年參政計畫都有其不足之處,最大的問題仍在於這兩個計畫事出倉促,無法好好醞釀也難有萬全準備,以至於兩個計畫在一開始就先天上有所不足,這是現實面所遇到的困境。


  即便這兩個計畫是處於如此困難的情況,甚至這兩個計畫的未來可能也不那麼樂觀,但本文仍然對這兩個計畫的推動表示肯定。此計畫其實具有雙重意義,對年青人來說,能夠重新定義政治參與,並能夠把原本放眼國際的眼神關注到原生社區,即便知道就算選上村里長,也可能無法參與陞官圖步步高升,但願意側身其中,為了改變的契機而出一份力。


  另外一層意義上,現在的政府民意支持度甚低,民眾也對於地方上的一些「利益糾葛」感到厭煩,若以理性考量,這種狀況下民眾應該願意把他們的選票投給相對清新、有熱忱的年青人,年青人亦可透過這樣的政治表態來告訴臺灣社會:「我們仍相信改變的可能」。如果這些年青人在選舉中不盡如意,亦可以清楚點出臺灣政治的荒謬之處-「多數人討厭現在的政府、討厭現在的利益結構,但一到了投票時卻仍自動歸隊,甘願作自我作賤。」唯有血淋淋的面對這樣難堪的問題,我們才有開創新局的可能性。


  臺灣迎向真正民主之路有如鑿山通海,我們在黑暗中摸索著、掙扎著,我們知道時日無多不能坐以待斃,但我們也必須知道不可能一蹴可幾,我們在如此兩難的局面活著,只能一槌一槌的鑿。我們絕對不可能期待「青年參與地方政治」能夠畢其功於一役,但我們必須知道,每一搥鑿下都代表著一個新的契機,每一個契機,都讓我們往光明更進一步。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訪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