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以身試法?打倒「蔣公」銅像的威權幽靈

(作者:山東台魯大)



     基隆,這座曾在六十七年前二二八事件中遭到血洗的城市,一座蔣介石的雕像與紀念公園,巧妙地立足在一個俯瞰基隆港的小山丘上,彷若注視著港口並回憶著國民黨政權上岸並以機關槍掃射屠殺的過往。前天凌晨,一群青年團體的成員,用如同鮮血般的紅漆,灑向這座銅像,彷彿象徵雨港歷史中因蔣介石而遍地鮮血,也以戲謔的手法將銅像打扮成了虐待狂的模樣,如同控訴蔣政權對這座城市血腥無情地強暴。





   829日早晨「臺左維新」的成員決定自首承認其一系列的「摧毀黨國符碼」行動。實則,單純對銅像潑漆並不會造成永久無法回復的破壞,也不該當「致令不堪使用」的刑法上之「毀損罪」。但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3條,其舉動依然構成「汙損公眾紀念處所」的行為,將可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下罰鍰。臺左成員的自首代表了他們了解自己行為的意義並且勇於面對,對此筆者認為應表達強力支持的立場予以聲援。



  由臺左所發表的聲明中可知,此行動並非單純的惡作劇,其意義在於藉由最小侵害的手段,表達高度政治意義的言論。除了訴求轉型正義,將代表威權的蔣介石紀念物撤除,達到「去威權化」。也針對現行社維法過分箝制人民表意自由,表示抗議。筆者認為臺左採取「以身試法」的手段,表達對現行法律制度以及轉型正義未確實履行的抗議,正是美國思想家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於其知名文章「論公民不服從之責任(On the duty of civil disobedience)」中所表達的精神:以違反現有法律與體制的行為,以公民身分的不服從,彰顯現行體制的荒謬。



  一個處處留存獨裁者的紀念物,處處可見對威權體制的懷念及對受難者的漠視,這絕非正常民主社會的現象,根源來自於轉型的不完全與不正義。若對威權的象徵進行挑戰、進行具有政治意義的意見表達,應當是促成轉型正義與正常民主化社會的重要言論。面對國家對轉型正義的怠惰,人民微弱地表達意見,卻在社維法下招致懲罰,這更凸顯出現行體制與法律的荒謬-我們對於強權是如此寬容;對弱者是如斯嚴苛。臺左成員的行為乃是在訴說良知與真理,而非統治或利益的意欲,其公民不服從的精神,是令人讚揚與支持之處。




  最後,在支持臺左成員的行動之餘,我們也呼籲政府在社會的各個場域,實質地去威權與進行轉型正義的工作。也期望國家機關可以對於人民的意見表達,考量國家與人民實力的差距下,給予最大程度的寬容。在夏宇的「詩六十首」中曾這樣諷刺「這是一個連街頭塗鴉都要先洗乾淨然後很雞巴的搞塗鴉節的政府」,或許臺左的行為正呈現這樣的荒謬。當政府鼓勵以各種裝置藝術或塗鴉表現個人想法時,我們期許對同樣以塗鴉方式表達個人政治意見的行為,能夠以面對問題的態度,取代毫無自省的懲罰。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訪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