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1日 星期日

沖繩見聞隨筆-兼談轉型正義

(作者:鬼島跳曼波)

前些日子前往沖繩,進行一段以二戰時期慘烈的沖繩戰以及戰後美軍基地問題為中心的見學之旅。幾日見聞,發覺沖繩與台灣於歷史上有不小相似之處,而其面對歷史的態度更有值得我們參考與深思之處。想到當前我國政府對二二八事件以及白色恐怖轉型正義的態度,又想到當前企圖修正歷史課綱、掩蓋真正歷史等作為,更令人感到不勝唏噓與無限的汗顏。



如很多人所知悉的歷史,沖繩原為獨立的琉球王國1874牡丹社事件後日本成為其唯一宗主國,其後於1879年被併入日本設沖繩縣。而日本領有沖繩後,由於風俗乃至於語言均與日本內地有較大差距,從而皇民化工程亦屬於重要政策。至二次大戰爆發前夕,沖繩亦如火如荼展開各種皇民化措施,諸如改日式姓氏與姓名,以及推行標準語等活動。沖繩人當時即有質疑,為何京都的教師、大阪的教師都可以用京都弁、大阪弁教學,而沖繩則強制於教育中使用標準語,並且家家戶戶門前甚至車上都要張貼使用標準語的標語。實則,皇民化教育之最終目標毋寧就是將沖繩人同化為願意為天皇效忠賦戰場的皇民,故語言的統一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於二次大戰末期,美軍為避免戰力虛耗並迅速迫使日軍投降而採取所謂跳島戰術,於東太平洋島鏈方面最後跳過台灣擇定菲律賓以及沖繩進行登陸作戰,其中發生於沖繩本島的沖繩戰是太平洋戰場上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也是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國內唯一一次縣民總動員的陸地戰,軍民傷亡十分慘烈。於戰事中,沖繩本地居民為躲避美軍的空襲以及槍林彈雨,不少居民選擇躲到鐘乳石洞中(當地方言稱該洞穴為ガマ),於伸手不見五指黑暗與極為惡劣的環境下度過近一個月,幸運者存活者寡,更多是不幸遭活埋,甚至受日軍所集體殺害、在日軍脅迫下或是聽信政府文宣而選擇集體自殺者筆者行前閱讀相關資料,到現場又看到那些留下來的史蹟、照片時不時在思考,如果當初美軍選擇登陸台灣將會是多麼可怕的景象,想想也真是天佑台灣了。(雖然台灣之後被另一個更不文明的政權登陸,被進行的恐怖殺戮、統治以及所造成的惡果也如同沖繩美軍基地問題持續到現在就是了...)


戰後,沖繩為美國所軍事接管。由於沖繩可就近監視日本,並且對於東北亞的朝鮮、蘇聯,乃至於中國、台灣、越南等區域所可能發生之戰事就近反應,而成為美國於西太平洋重要之出擊、中繼與補給之基地,包含海軍、航空基地,乃至於叢林作戰之基地等。美軍基地不但佔了沖繩全境約十分之一之土地,當中不少約定返還與居民而未返還者。除了土地占用之問題外,更有飛行機、實彈射擊的噪音問題、直升機墜毀之安全問題、使用及存放化學武器之問題,乃至於美軍對未成年少女性犯罪等問題。即使在1972年沖繩主權復歸於日本後仍繼續存在,美軍基地仍未搬遷,甚至沖繩領空非常大的部分是為美軍所管轄。如果搭飛機降落那霸機場,即不難察覺於著陸前極度不自然的超低空飛行,即是由於較高的空域航行權屬於美軍所有之故。

由於沖繩群島是二次大戰日本領土內最慘烈的沖繩戰發生地,再加上前揭美軍基地之各種問題,沖繩居民反戰以及反美軍基地之呼聲相當高,但對於大多數的日本人而言則是漠不關心者多。非但對於戰爭歷史於教科書中著墨不多且礙於授課時數而學生們未必會全面了解這段歷史,甚至在美軍基地的議題上,對於沖繩人民的訴求也甚少有機會登上日本國內主流媒體,即便媒體有報導也是選擇在深夜、凌晨時段。對日本人而言,沖繩就是個度假勝地,是最親近的「海外旅行」場所;但對沖繩居民而言,沖繩係其世代居住的家鄉,必須要捍衛這片土地,而為此則必須正確認知戰爭以及美軍佔領的歷史議題。

在幾天的參訪過程中,除了路上常可看到各種紀念碑、鎮魂碑外,戰爭當時居民所躲藏的鐘乳石洞窟亦開放參觀,但最令筆者感到印象深刻的則是沖繩縣平和祈念資料館。該資料館之設立即是感於戰爭之殘酷,希望追求人性尊嚴,宣揚反對一切戰爭相關行為之和平理念。該資料館外的平和祈念公園設有稱為平和の礎之紀念碑祈念永遠的和平,而每年623日也就是沖繩戰結束之日之朝陽將直射於通往平和の広場的道路。



        以平和の広場扇形輻射出去的則是沖繩戰亡者姓名的銘刻碑,不分軍人或是平民也不論階級與國籍,將包含美軍以及時為日本殖民地的台灣與韓國犧牲者合計240931人之姓名,依其出身地域所屬都道府縣以及假名順銘刻於碑上。紀念館中則將自日本併吞琉球王國、皇民化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佔領、沖繩復歸以來的歷史以及所面對的問題鉅細靡遺地以文物與影音之方式介紹。在談論沖繩戰時,更有展示室陳列當地身歷其境者證言之手抄本,依證人所處之地域排序供人翻閱。而正逢日本黃金周,紀念園區中也不時看到成隊的學生在帶領下見學參訪,人家是如此面對自己的歷史的。


反觀台灣的情形,政府對於228以及白色恐怖相關政府文書公布與史料公布之要求百般阻撓與拒絕;此外別說像前述將受難者姓名全數銘刻於碑上了,這個政府及其黨政高官與外圍團體甚至還停留在爭執遇難、受害之人數是不是有那麼多上面。就連想要在台大設立白色恐怖遇難者陳文成教授的紀念碑,都有教授出來以「女學生晚上經過會害怕」為由反對;前陣子成大學生票選出具有紀念為言論自由而犧牲的鄭南榕先生意涵之「南榕廣場」,也被校方以具有政治意涵為由耍賴不算數。設立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紀念碑台大女學生經過會害怕?人家沖繩小學生帶隊到那像墓地一樣記載20餘萬死者姓名的園區怎麼不會害怕?用鄭南榕的名字做為廣場命名具有政治意涵?爭取言論自由的殉道者之姓名究竟是有如何見不得人的政治意涵?種種理由均令人覺得可笑且可惡。

如此情形,台灣特定陣營的統治者為其統治利益與選票考量,永遠不願意面對那段令自己不堪的歷史,也不願意讓大家知道那段歷史。因此他們要改課綱、要消滅以台灣為中心的史觀,他們不想讓下一代有獨立、客觀思考、檢視台灣這塊土地上所發生的歷史的能力。只要一談到過去228、白色恐怖的歷史,就開始咒罵對方是在撕裂族群,恐嚇民眾如此將不利於國家社會和諧與經濟發展。只要遇到任何與轉型正義作之訴求與行動,即急著發動媒體輿論將對方扣上文革紅衛兵、清算鬥爭的大帽子,台灣永遠無法全民認真思考轉型正義的議題。

轉型正義的本質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要素的確是清算,但所謂清算並非與鬥爭相互並列之名詞,更與文革與紅衛兵這種莫名指控完全扯不上邊。轉型正義上所謂清算是對於過去的整理與了結,一如公司的清算重整程序,唯有把過去的歷史負債清算了結,這土地上共同生活的人民才有辦法重新團結一心走下去。

而在追求轉型正義的過程中,對於客觀歷史的揭露毋寧是重要手段,真正會撕裂族群的並非對於過去歷史的揭發,而是選擇消極隱匿與無視,讓受害族群永遠只能被迫選擇吞下,如此並無法消弭這土地上處處隱藏的仇恨。唯有讓大家知道這段歷史、面對這段歷史,才能以同理心共同面對、承擔這歷史錯誤與苦難的悲傷與重量,才能真正在未來的道路上記取歷史的教訓,避免歷史的重蹈覆轍。才不會如同現在的社會,竟然在解嚴近30年後仍有一群喊著回到戒嚴「安定」的生活有多好;企業老闆說著民主不能當飯吃的言論在媒體上流傳;面對挺身對抗國家違法、違憲行為之抗議者卻嚷嚷著要警察好好給那些「暴民」們教訓。沒有轉型正義、不願意面對歷史,台灣將如同現在一般充斥著滿腦子歪理與對民主自由的錯誤認知卻自詡為「正義」之士而永遠沒有正義獲得實現之日。
-----
作者簡介:鍵盤暴民。風向觀察家。有點魯。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訪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