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假就學真就醫?

(作者:南寺拳人)


陸生納入健保的問題,在台灣紛擾許久。本文試圖我國對外國學生以及大陸學生的教育政策與健保政策,分析未來可能出現的弊端與財政負擔。




目前外籍生與港澳生入境四個月後,須強制納入全民健保,除了自付保費外,政府亦另有補助。本次大陸生納入健保的修法,大致上是本於平等對待的立場,讓大陸生也納入健保後,自付一定保費,其他由政府補助。健保局預估,國庫將支出約7000萬元補助大陸生健保費。

但是比起這7000萬元的健保費補助,如果外籍生或大陸生是刻意來台假就學真就醫,健保得實際支付的醫療費給付,才是真正的財政大黑洞。

在「外國學生來台就學辦法」中,規定了外籍生以及中國學生來台就學的相關規定,主要指規定該學生必須具外國國籍且連續居留海外數年,其他如年齡、學歷、學力等,並無限制,而是由各大專院校自訂申請資格以及甄選方式。惟名額不得超過當學年該校招生名額的百分之十。

而近年來,由於少子化的影響,本國大學在招生上多有不足,因此大量招收外籍生,以維持學校運作。某些學校甚至有國際學院學系,以全英文授課等方式讓中文程度不佳的外籍生來台就讀;即使在高度仰賴中文能力的學系,例如法律系、歷史系,仍常見無法以中文聽說讀寫的外籍生。

也就是說,只要外籍生有心想來台灣,無論中文程度好壞,要在台灣取得一席大學部學生資格,是非常容易的。而中文程度較佳的中國學生,要進入台灣就讀大學更是容易。至於學費,也不像英美等國每年動輒上百萬台幣的鉅額學費,公立大學的外籍生學費,與私立大學台灣本地生的學費相近,僅需數萬元。


因為外籍生與大陸生要來台就讀如此容易,如果外國人生了重病,最經濟的方式就是想辦法來台灣念書,繳個幾萬塊學費與健保費後,就進入醫院養病,進行一系列手術、住院等醫療照顧,這數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的醫療費用,最終仍得由健保來給付。至於學業是否完成,也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而大陸人最可能成為來台「假就學,真就醫」的大宗,除了中文程度較佳,更容易進入台灣就學,兩岸交通便利、生活文化習慣較接近,都會讓大陸人樂於來台就學就醫。未來大陸人甚至可能成為「活到老,學到老」的表率,以「甲好到相報」的方式,吸引數量龐大的老年大陸人來台「假就學,真就醫」,享受全世界最佛心的健保政策。



「假就學,真就醫」的情況若湧現,健保恐將支出數十億元的醫療費用給付。與此相比,前述的7000萬元健保費補助,根本只是九牛一毛。類似的情況已在香港上演,大陸人利用制度漏洞到香港享受一系列的社會福利政策,造成香港財政的重大負擔,進而激化香港人與大陸人間的對立。

如果外國人大量的「假就學,真就醫」,不但我國健保財政難以負擔,原本立意良善的鼓勵外國人來台就讀的教育政策美意亦將落空。不但排擠台灣本地人本應享受的健保資源,也浪費昂貴的高等教育資源。


因此在考量陸生是否應納入健保時,除了人權等基本的理由外,亦應設立防弊的門檻,例如重新檢討外國學生、大陸學生來台就學辦法;或是將健保給付限於意外傷害,排除慢性重大疾病;甚至是訂立醫療給付的上限額等方式。否則台灣健保加上外國人的就學教育政策,絕對會對我國財政造成重大的負擔。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訪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