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選後民進黨提前組閣? 這著棋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作者:鬼島跳曼波)

自前年年底國民黨1129大敗選後,國民黨對於2016大選的總統之爭,早已不抱持希望,這也反映在黨內天王無人敢承擔責任,批袍參選總統,直到搞出了柱柱姐以及窮極難看的換柱戲碼後,才確定由黨主席朱立倫「承擔」。而正因國民黨自身亦評估這次的總統選舉顯然是沒戲唱了,因此國民黨一開始的選戰策略很早就定調在國會席次保衛戰。


國民黨原先評估,在這對國民黨極度有利的選制與選區劃分下,國會維持過半要遠比期待總統選舉黃金交叉逆轉勝來得容易得多。因此,朱立倫早在決定參選之前,就打著憲法改革名號,高喊應該要實現權責相符的內閣制精神,但這個議題卻漸漸被淹沒在「偷樑換柱」、「玄之又玄」以及「淡水阿嬤」等更具話題的鬧劇中,直到最近才又浮現在媒體版面。



事實上,馬英九在2008年選舉時,就曾經以多數黨組閣作為政見之一,但顯然是時空背景不同下的主張,當時局勢是國民黨確定能一舉拿下總統以及過半的國會席次,則多數黨組閣就是國民黨組閣,哪有什麼問題?對比現在面對這個議題時,馬英九似乎也只能笑而不答了。而朱立倫所喊出的內閣制精神,在現時點與半年前其實也有不同意義。在國民黨選情崩盤前,當時身為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所思考的是只要維持住國會中國民黨過半的局面,這時主張多數黨組閣,國民黨就仍實質保有執政權,而掌握整個黨機器的黨主席,即便不出來組閣,也會是最有力的影舞者(至少比小夫的影子政府有力)。但現在,外界普遍不看好國民黨過半下,選後多數黨組閣議題又再度被拿出,恐怕又是另一套劇本了。



這一周來,「選後應該由多數黨組閣」這個命題,逐漸被導向更具體的「選後應該由民進黨承擔組閣責任」的呼籲,並且弔詭的是,藍營希望把這個議題炒得火熱,但綠營反而大多選擇冷處理,於態度上興趣缺缺。對於選後總統就職前空窗期過長的問題,蔡英文以及民進黨更已明確表態是希望透過「總統交接條例」的立法來處理,而非提前由民進黨組成內閣,這中間為什麼會有如此看似錯亂的態度差異呢?

首先要談的是,光是這個議題,國民黨內部顯然就已經不同調。先不管制度上有怎麼樣的空間,從政治現實面上,至少馬英九就不會輕易放棄對內閣的控制權。筆者就此不想多作著墨,但請記住一點,在現行的憲法下,總統是「幾乎沒有」行政實權的,大家想像中「有權無責」、「權責不相符」的超級大總統,就是建立在總統可以自由任命行政院長,成為行政體系的實質支配者,但要坦的時候卻是由行政院長去坦。反過來說,在現行制度下,總統一旦放棄行政院長的任命權,他就什麼都不能做了,即使是或是馬英九或是部分學者依法國第五共和比較法所強調的「國防」、「外交」、「兩岸」及「國家重大變故之相關事項」,總統都是不可能不透過行政院體系去遂行這些行政任務的,看看趁著這陣子選戰正激烈,馬政府又暗渡陳倉去談貨貿、透過行政命令放寬中國白領人士居留限制等,這些都不是透過總統所掌的國安體系,而是行政院。在馬英九做一天就少一天,但在他心中卻有很多念茲在茲的事還來不及做之下,筆者認為朱立倫是沒辦法逼馬英九放手,於選後交出組閣權的。



而朱立倫陣營現在的盤算又是什麼?打著選後應該由民進黨負責組閣的口號,對他或是馬英九以外的國民黨而言有什麼好處?其實,絕對不是媒體所分析,藉由恐嚇民進黨會組閣,來催藍營的票這樣的答案。真正的目的是,造成民進黨內部的歧異與矛盾。真正內閣制下的多數黨組閣,是國會內部透過選舉,選出組閣者(通常即為多數黨的黨魁或多數聯盟協調出來的領袖);但於我國,組閣人選的提出權是在總統,而且不需要經過立法院同意。



在這差異下,我們先假設朱立倫施了什麼巫術說服了馬英九放出組閣權,這時馬英九與朱立倫難道會大放送,真的去提名蔡英文屬意的人選,或是事前去跟蔡英文或是民進黨黨團參詳要提名的對象?他們大可隨意提名個民進黨的政治人物,即號稱是「貫徹內閣制精神,由多數的民進黨組閣」,這時,在這三個月的空窗期內,這位行政院長反而比蔡英文還要大,誰要聽誰的?而屆時總統宣誓就職後,這段期間先行上任的民進黨籍行政院長又應何去何從?

司法院大法官第419號解釋指出「行政院院長於新任總統就職時提出總辭,係基於尊重國家元首所為之禮貌性辭職,並非其憲法上之義務。對於行政院院長非憲法上義務之辭職應如何處理,乃總統之裁量權限」。此一解釋是第四次修憲刪去立法院閣揆同意前所作成之解釋,於現在當然不一定可以完全適用。但於該次修憲後,新總統上任後,行政院長有無辭職之「義務」即成未決之憲政爭議題。先假設個最不好的狀況,就是該民進黨籍行政院長不願意「主動」總辭。當然,蔡英文基於總統之職權,仍然可以任命新的行政院長來達成原內閣總辭一樣的效果,但一上任就拔掉黨內同志的行政院長官銜,同時讓一批行政首長走路,不就正是掀起民進黨內第一波暗潮的節奏並給予國民黨見縫插針的機會?



製造民進黨的內部矛盾,或許才是喊著多數黨組閣那群人這著棋的真正目的。而這也就能解釋,為何民進黨對此採取冷處理,強調應該透過制度化的總統交接條例來解決空窗期的問題,而不急於爭取新國會上任後即組閣的原因。或許透過新國會的席次優勢,來加強對馬政府不安分的看守內閣進行監督,持續防止馬政府政權交接前的小動作,對民進黨而言,才是比起接受這可能充滿惡意的組閣權之外的更佳解。
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來訪人數